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   活动 >   重点聚焦!泰宁酒趣
重点聚焦!泰宁酒趣

时间:2023-03-28 10:11:30    来源:东南网

闽西北泰宁历史上主要喝米酒,城里用红曲,酿出来的酒玫瑰一样红艳;我出生并长期生活过的那个镇子朱口,用的是白曲,酒的颜色就不一定了,差的酒浓浊,乳白色,甜的。常有人说酒甜好喝,那是“外行”,“内行”都知道好酒略苦。最好的米酒清澈,呈金黄色,颜值极好。

地理环境对食物有重要影响,美食带有偶然性,茅台酒、泸州老窖等名酒都在北纬27度线上,真正的茅台酒产地仅限上下50公里的区域。泰宁也在北纬27度线上,美丽的丹霞地貌贯穿全境,有一些特别的矿物质与微生物,有利于酿造美酒。当然,仅有好的地理环境不够,好比同样好山好水养育出来的并不全是美女。

家乡民风淳朴,言语谦逊,酒再好也不会自吹,而说:“路又远,水又近呗!”意思说您那么老远而来,我家离水井很近,酿酒多兑了水,酒很薄,真抱歉!


(相关资料图)

其实,家乡的好酒并不“温柔”。近读《中国人的日常生活》一书,这是英国传教士陆一约(中文名)写的。陆一约于19世纪70年代来华,在福州、厦门及闽江一带传教近十年。这本书记录他的见闻,1885年在伦敦出版。有一次,陆一约雇两个轿夫用滑竿抬他到18公里外的城市,经过一个小村子,当地教会热情招待,用了一种“通常是珍藏起来供节日或者特殊场合喝”的“尚书酒”(samshoo)。两个轿夫也喝了些,嘴上说没事儿,可是再上路醉倒两三次,“足以让最清醒的演说者乐得前仰后合”。好不容易才进城,轿夫要求多付工钱。陆一约生气说:“你们害我多走了几英里,耽误了我好几个小时!”轿夫则说:“想想我们都跟您遭了多少罪!”是啊,谁叫你不挂个类似“三碗不过冈”之类的免责声明呢?

该书注释:“samshoo”,尚书酒,福建泰宁俗称酒酿。相传是南宋状元邹应龙在朝廷担任户部、工部和礼部尚书时,从宫廷带回秘方,结合地方酿酒工艺制作而成。尚书酒色泽淡黄,纯清透明,醇和可口,营养价值高,有益身体健康,民间有“营养金汤秘方酿”之说。

这段文字让我两眼一亮:就是它,你现在到我的家乡还可能偶遇!

家乡好客。现代大城市请客,一桌可以邀十五六人,因为要加班路又堵,半数都可能到不了。可在我家乡,一桌只能邀七八人,因为很可能临时多出两三个。赴宴途中遇朋友,可以擅自邀他一同前往:“走走走,某某做东,我铁哥们,一起去没关系!”

明清时代基础组织十户为里,十里为图。传说清朝初年某日,洪水将一根大树蔸漂到城关,一三图的人纷纷跳入河中捡捞。树蔸很快捞起来,可是两图人起争执,闹到官府。县官也无法分清到底是谁捡捞的,于是出个主意:将树蔸雕成三尊菩萨,今年由一图的人抬到三图,三图的人办几桌酒喜迎;明年由三图的人抬到一图,一图办酒喜迎,喜乐融融,名曰“匝酒”。匝即“咂”,咂咂嘴,咂咂酒,而不是什么大宴,也是一种谦逊。不过,这酒宴可不是路上都可以拉客,要凭“福首”的请柬,德高望重才有资格,三代中有人做过贼就没资格。所以,俚语说:“一三图匝酒,想吃难到手。”年复一年,流行了300来年。

家乡喝酒一般用碗。热腾腾的好酒,酒香扑鼻而来,诱使你迫不及待两手端起碗一饮而尽。家乡人称添酒为“加福加寿”,添满碗为“满福满寿”,说得你没法拒绝。

装米酒用锡壶,一壶大约2.5~3市斤,一般人酒量为一壶。近几年家乡生产一种“大金湖”白酒,茅台技术加当地得天独厚的物候,53度,一支250毫升,于是酒风也有所变,流行每人先喝一两支。一壶米酒或者一支“大金湖”喝下肚,就不难体味邹应龙那般情怀了。

邹应龙显然好酒。退休后,他在泰宁城郊辟莲池,池中莲心亭,亭上书一联:“世道雍熙,载酒亭中闲遣兴。恩波浩荡,乘舟湖里恣遨游。”是啊,承蒙大自然与社会的恩福,何不来一壶?

标签:

贸易

更多

繁荣

更多

X 关闭

X 关闭